食物:一個神學主題

思考信仰時,很少人會從「食物」的角度入手。更少人留意到,從創世記到啟示錄,「食物」在神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創世記,神造人之後,對人的第一項祝福,便是:「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創1:29);而第一項禁令是:「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2:17)全關乎食物。

在出埃及之後的曠野路上,神的子民最大的考驗之一是無食物可吃,神就賜嗎哪給他們吃;他們吃久了,膩了,埋怨了,神就賜他們鵪鶉。人在困乏中,是否相信神,食物是一大考驗。摩西總結說:「祂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申8:3)

在智慧文學裡,人能享受當下的美食,已是生命的莫大福份。正如傳道者說:「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分。」(傳5:18)

後來,神的子民被擄巴比倫,在異邦,身處異文化裡,但以理面臨的最大考驗,仍是和食物有關。「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但1:8)

耶穌來了,他面對的第一個考驗,正和食物有關。魔鬼對耶穌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引用申命記的經文回答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4:3-4)

在約翰福音裡,耶穌的「我是……」對了解耶穌的神性身分及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在耶穌口中,其中之一的「我是……」就是:「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

耶穌離世前夕,他與門徒吃最後的晚餐,並設立「聖餐」。耶穌沒有以其他東西作中介,卻以「食物」作為這聖禮的中介,去標記他的神聖臨在。

在哥林多前書第11章,保羅討論教會是否真能活出教會的本質,要看各人在教會裡吃喝的表現,因這關乎各人是否真能領悟聖餐的含意,而這又關乎各人是否真能進入基督的生命中。食物問題,不是小事。

在聖經最後一卷書啟示錄裡,講到從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這聖城金碧輝煌,美輪美奐,卻也沒有忘記「食物」的重要性,「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啟22:2)

從創世記到啟示錄,「食物」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其豐富的信仰內容,引來不少神學家的沉思。

為了幫助弟兄姊妹初步探討與「食物」相關的信仰含意,我們延伸部在2月及3月將開辦兩個課程(即:「食物神學(1) ── 文化及無權者的權力」及「食物神學(2) ── 重尋主耶穌的Remember及Re-member」)。藉這兩個課程,讓弟兄姊妹注意到平凡如「食物」也可盛載深厚的信仰意義。

這課程的講員是李卓舲女士,她是一位較少人認識的人,在此特意介紹一下她。她是「Message In A Dish」機構創辦人。她於中國神學研究院道學碩士畢業後,深感食物是無窮盡的文化載體。食物,可讓人經驗、細嚼。而作為人每日的必需品,正是一很好的媒介,讓不同的人藉著它開展不同的話題,探討它承載著的豐富信息。故此,李女士開創「Message In A Dish」機構,這是一間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機構,開展不同事工及創意文化項目,如:食物神學、食物 / 陶作靈修、社會創新項目等,好能整合神學及文化,藉此讓社會上無聲者的心聲(Voice of the Voiceless)透過食物及食器被聽見,從中重新詮釋「施」與「受」的定義,促進共融、平等、尊重、充權等人文價值。簡言之,李女士希望透過「食物」這中介,關懷弱勢社群。

有關李卓舲女士的資料,可參考:
a. 〈世界雖然乖謬,我們還是……吃在當下〉李卓舲著
b.〈論電影中食物作為象徵符號〉李卓舲著

我渴望多一些弟兄姊妹參與這課程,多些人明白「食物」的信仰意義,也多些人明白李女士的事奉理念,好能凝聚更多人,以不同途徑支援弱勢社群。

有關這延伸課程,請參閱➡️延伸課程「食物神學(1) ── 文化及無權者的權力」

歡迎弟兄姊妹報名參加。

tangsir

鄧瑞強博士 (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