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聖,爾亦當聖」(利19:1-18) 上集

  創世記講到,在黑暗的長夜,神揀選了亞伯拉罕作點燈的人。要燈火長明,需要一個有延續性的群體,將燈火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亞伯拉罕的後裔所形成的民族,扮演著這個角色。要成為背負天命的民族,以色列人一定要學曉,在黑暗中堅持光明。

  人類歷史的巨大黑暗,其中之一,是人性的奴役。以色列民族落入這巨大的黑暗中,他們在埃及地,成為了法老的奴隸。他們手持的火把,看來要熄滅了。神卻在不滅的火中,呼喚摩西。神要摩西去解放這群奴隸。摩西面對法老,法老有的是兵馬,摩西有什麼,他什麼也沒有,有的,只是神在他內心燃點的,對自由的渴望。法老有的是權勢,摩西無權無勢,有的只是上帝。摩西有的,是上帝的承諾,是上帝承諾下對歷史前景的寄望,是對自由的想像。於是,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追求自由,書寫歷史的新的一頁,也塑造了一個有深刻歷史經驗的民族。要塑造一個群體,要塑造一個民族,要有典範性的經驗。一群奴隸,在神的救贖下,成為自由群體,這歷史經驗深深地刻在以色列人的靈魂裡,幾千年來,他們守逾越節,重述這歷史故事,回憶這動人的經驗。無數次,在歷史長河裡,他們成了奴隸,在巴比倫手下,在波斯手下,在希臘手下,在羅馬手下,在希特拉手下,他們仍堅持守逾越節,重述出埃及的故事,一次又一次,這賦予了他們不死的信念,在奴隸的人生中,想像自由,渴望自由,相信自由。這是一種信念,這信念塑造了一個信仰的民族。他們相信,人生的無奈,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的底蘊,是上帝的救贖和同在;歷史的前景,在上帝的應許之中。就這樣,一個信仰的民族,立足於大地之上。

  救贖的經驗,塑造了神的子民,但,這經驗本身,不足以成為生活的南針。這救贖經驗如何變為生活的內容呢?生活的內容如何反映上帝的救贖呢?上帝會親自教導他們。

  出了埃及,踏過紅海,以色列人進入了西奈半島的曠野,他們告別了奴役,獲得了自由,發現自己卻是活在荒蕪的土地上。他們沒有什麼東西可吃,沒有水可飲,只仰賴上天的供應。天父憐憫他們,有充足的供應。但,他們竟眷戀舊時的生活,常常想回埃及。人,真是活在根深柢固的奴役力量裡,想做奴隸的心,強得不得了。要讓人做一個真正自由的人,真的很難。

  在西奈半島的曠野,這群人真的有很多東西要學。曠野,是嚴苛的人性學校,神的子民要在這裡努力學習,學習在一無所有的環境中信任神,相信神的看顧;學習拒絕奴役的誘惑,背負著自由的十架;學習從神而來的全新事物,做人類中完全不一樣的民族、一群屬於神的子民。利未記,就是神的子民在曠野這所學校中,要學習的主要內容。

  利未記這卷書的位置,位於摩西五經的中間,其信息也是五經的中心。但很可惜,很多信徒對利未記一點興趣也沒有,便白白錯失了五經的中心思想。在利未記裡,神教導祂的子民,如何成為獨一無二的群體。利未記有一相當簡單而平行的結構,講四個主題。不計書卷的結語,利未記的頭和尾,講祭禮與節期,其用意是教導我們,透過一些神聖禮儀,將生活與日子聖化,好讓我們體會神在人間。接著,開頭的第二大段和尾二段落,講祭司的設位和職責,這些人物是守護人,守護著神的子民的聖潔。接著,前面的第三大段落及尾三段落,講神的子民的聖潔性,這是每一位神的子民的生活操守。然後,整卷書的中心,是第16章,講「贖罪日」,在神面前,沒有人在道德及聖潔上站立得住。人若真的學曉在神面前虛心反省,乞求寬恕,則人間的仇恨便可消除了。「贖罪日」,凸顯神和人之間的無限差異。神是創造主,人是被造物,這是最重要的存在秩序,這秩序若被破壞,則有災難的後果。整卷利未記的教育規劃,是以「贖罪日」為中心,教人尊敬神聖;最外圍是祭禮與節期,讓人活在神聖的氛圍中;輔以祭司,作神聖的守護人;最後,是教育的成果,就是神子民的聖潔性,這聖潔性,表現在崇高的操守上。

……(明天續)
 

tangsir

鄧瑞強博士 (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