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論教會(一):有形與無形

方濟各為何不是我的教宗:基督福音與大公信仰 系列

今期跟大家探討「教會」是甚麼意思,亦主要看公教的教會觀。新教因宗派林立,有時各有各的教會觀,從有形現實的教會制度看,有些教會採取主教制,又有長老制,又有會眾制,林林種種。但福音信仰教會往往強調教會無形的一面(因此甚麼樣的教制並不影響是否屬於教會),指出教會就是由一群信仰主耶穌基督的人所組成的屬靈團契。教會不是一個組織,亦不是一處敬拜上帝的地方(應該叫教堂),而是一個團契(fellowship),哪裡有兩三個奉主名聚集的人在一起,哪裡就有教會。

上述對教會的觀點,可說是頗為符合新約聖經。希臘文「教會」(ekklesia)一詞本來意思是指「聚會」/「集會」(assembly),此詞原是政治而非宗教的用語。新約之前的希臘城邦類似今天的國家觀念,內裡的成年男士,只要不是奴隸,就可以成為公民。每當城邦有重要的政策,就會召開「集會」(ekklesia),令全城的公民可以發表意見和投票。因此,ekklesia的意思,原指一群人被召集在一起,一同做一些事或討論一些事情。

舊約的希臘「七十士譯本」,亦出現ekklesia來翻譯上帝子民聚集。當上帝與以色列民訂立盟約後,以色列民從此蒙受上帝的召集,匯聚一起來聆聽盟約誡命時,就稱為「上帝的集會」。來到新約,猶太人在會堂(希臘文sunagoge)敬拜上帝,但ekklesia不是會堂,不是指有形的地方,而是用於一群信仰耶穌基督的人的集會上。早期此字主要指在耶路撒冷的信徒聚集,後來更加用於其他地方的信徒聚會,只要是信仰基督的人聚集在一起,就是ekklesia(教會)。

保羅喜歡稱這樣聚集的為「上帝的教會」(林前一2、林後一1、加一13、提前三5),把基督徒的集會視為舊約猶太人聚會的延續,亦在表明猶太人的上帝亦即基督徒信仰的上帝。公教的教會觀在此特別強調,從保羅的書信可以反映教會具有普世性和地方性兩個維度。哥林多教會、以弗所教會、羅馬教會、加拉太教會就是不同的地方教會,每間教會都有其特色,跟其他教會有所分別(地方性)。但它們全屬於「上帝的教會」,又是「基督的身體」,因此它們又是同一間教會(普世性)。在哥林多前書裡,保羅以「身體和肢體」來指出眾教會都是基督的身體,各教會分別作肢體,組合成基督的身體。但公教在此發揮神學的想像力,強調各地方教會的大公性,發展出一種「部分就是全體」的神學,十分有趣。(留待往後討論此神學)

上述的教會觀,除了教會的大公性外,大概是新教也可以接受的。但當教會持續發展時,尤其在四世紀基督宗教由違法的宗教變為合法的宗教(313年),然後再變成國教(國家惟一合法的宗教,380年),對教會的認識就越趨向有形、有組織、有層科的教會。教會的意思由屬靈的團契轉向有形的組織,只有連於羅馬教會的才可算為教會。

其實,初期教會的教父已把教會的存在建立在主教之上。一直以來,教會的聖傳都認為,主教(bishop)是使徒的繼承者。當基督把福音交託給使徒後,使徒奉主的名被差派去承擔傳揚福音的責任(此正是「使徒」的意思),而使徒在建立教會後,就從中選出監督和長老來管理教會。必須強調,當時的教父(特別是居普良Cyprian, 195~258)強調有監督在的才算是教會。居普良說:「監督在教會裏面,教會也在監督裏面;凡不與監督站在一邊的,就是不在教會裡面」;又說「我們的主曾對彼得說:『你是彼得…』…從那個時候開始,一代接一代,一個監督接一個監督,教會的監督制就是這樣沿襲下來。而教會也是建立在監督上面,教會生活每個環節都必須由監督來指揮,這既是主的吩咐,我們就該遵守。」上面所說的「監督」,即後來發展出來的「主教」。教會必須要建立在監督/主教之上,由主教來管理、指揮,主教在地上就代表著耶穌基督,他們的吩咐就是主的吩咐。

公教一直沼用著上述的教會觀,其教會觀十分著重教會主教的權威。在公教看來,一間地方教會不可能沒有主教,若沒有主教的,根本就不可能是教會。教會是建立在主教的身上,因主教就是使徒的繼承者,在地上代表耶穌基督,亦只有主教可以施行聖事禮儀。當然,在很多地方教會都沒有主教駐堂牧養,但這些地方教會仍屬於某主教的管轄,主教會按立神父或執事,並授予施行聖事、牧靈和管理教會的職責。神父和執事就是主教的代理人,代替主教在地方教會執行聖職。有一位主教具有特殊地區,他就是羅馬的主教,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教宗(Pope),他不單是使徒的繼承者,他還被稱為是使徒彼得(伯多祿)的繼承者,地位超然。而大家亦會發現,公教的聖職人員,包括主教、神父和執事,全是男性;到現時為止,你是不可能找到一位女主教或「神母」的。即或是受人景仰的聖人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她亦需要從一位年青的神父手上領取聖體呢!

從上述可知,公教的教會觀十分著重有形的教會,現實教會的教制、教義、聖職人員、禮儀等等,均構成是否教會的要素 – 如此亦顯明公教的「歷史正統」。不過,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公教的教會觀出現明顯的「突破」,除了仍然強調有形的教會外,還回歸新約的ekklesia的無形屬靈團契的意思,反映其教會觀趨向開明開放;當然,新教仍然未必接受。
 
sosir

蘇遠泰博士(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