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崇明博士 (神學及歷史科專任講師)
生死的故事(Written By)
莎士比亞曾透過筆下的《哈姆雷特》(Hamlet)提出一句經典名言:「存在抑或不存在?這是一個值得思量的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平心而論,生死攸關,有誰不會關心自己的存活和終結?由韋家輝執導的電影《再生號》(Written By),描述的就是一個關乎生死的故事,探討的就是人的存在抑或不存在的主題。
電影一開始,小兒子問父親:「人死後往哪裡去?」孩童本應距離死亡還遠,此一問題,卻竟然在弱小心靈中早已佔一席位,可見此問題的重要性。死亡是否一切的終結?死後能否再生?問題背後,問的是死,其實更關心的是生。
生死的確是人生大事,「我從哪裡來?死後往哪裡去?」,確實是最重要的人生問題。不少宗教徒或哲人也許會這樣回答:「人從無而來,死後亦歸於無有。」無既是起始,也是歸宿,「無」始「無」終,不是永恆,卻是空無(或虛無)。固然從無到無,即處於生前與死後的中間段落,乃是存有,生命就是從無到有,最後又從有復歸於無。可見「有」的背後,卻以「無」為基礎,「有」不能逃脫「無」的前後包圍,「有」與「無」乃是相生相成,生命與死亡兩者不能分割。或如莊子在〈齊物論〉所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沒有生,那有死;沒有死,那有生。人之有死,猶如人之有生,生死相依,渾然一體,生來死往,猶如朝暮與四季般的自然變化現象,於是莊子便以順其自然的態度面對存活與死亡,縱然妻子逝世,據說他仍可以鼓盆而歌。
然而,凡夫俗子之貪生怕死乃是人之常情。由於人生中此刻活着的存有,下一刻就有被「無」闖入的可能,死亡可以毫無徵兆地隨時臨到,於是生命每一刻都會面對死後虛無的威脅,死亡那種否定存在的威力,以及它的不可預測和捉摸不定的偶然性,實在令人感到不安和焦慮,我們擔憂死亡,因為我們意欲存在,事實上死亡就是構成存在之憂慮(the anxiety of being)的重要根源。死亡的臨到,不但提醒我們人生苦短,轉眼成空,生命充滿種種的限制,更讓我們嚐盡人世間一切關係終結和離別的痛苦。電影中當小兒子問完父親死後如何的問題之後,跟著鏡頭馬上就轉到父親在一場交通意外中死去,小兒子跟姊姊和母親得以倖存,不過從此一家人卻陰陽相隔。
十年過去,無奈時間不能沖淡母親對父親的哀思,女兒決定要作一本小說,改寫一家人的命運。為此緣故,特意安排將小說的情節跟現實逆轉,時光倒流,在交通意外中死去的卻是他們三人,惟獨父親倖存,他們便化為鬼魂回家跟父親重聚,女兒企圖透過小說這夢想世界去治療母親的傷痛。回到小說外的現實世界,豈料命運再次弄人,弟弟和母親又被意外塌下來的簷蓬擊中當場斃命,留下女兒孤身一人。現實的人生,的確充滿意外和偶然,無人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和死亡。因此,女兒說:「在現實世界裡,誰人寫我?誰決定誰人生、誰人死?」但小說的世界卻不同,在那裡沒有天命與偶然,因為小說的情節可以由作者書寫和主宰。然而,小說畢竟只是虛構的世界,不可能真的改寫人的生死與命運,它最多只能投射人想駕馭死亡和命運的欲望。女兒最後想自殺,同樣也是另一種欲想駕馭死亡的方式,人有駕馭死亡的欲念,恰恰由於想克服死亡對存在之威脅所帶來的憂慮,由此可見,死亡跟存在,兩者實在如影隨形。正是在「存在抑或不存在」的抉擇之間,女兒最終選擇生存下來,然後電影就以她下面的一段獨白來結束:「我知道下一分鐘又會很傷痛,我知道這是必經的階段,我叫自己盡力要一天比一天好,有多長命活多長命,有多好活多好。」死別的傷痛不易拿走,更要仰賴生之勇氣,才能經歷再生。
世人為自己而求生,耶穌卻為他者而慘死。盧雲(Henri Nouwen)在耶穌身上,也學會了一些關於生死的功課:「就死亡而言,我學到的是,我是被召為他人而死的。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我死的方式會影響很多人。……生命就是一段長長的預備旅程―準備自己,真正為他人死。……只有在面對着死亡時,我才清楚地看出……生命是為了甚麼。」(《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