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美善

「末了,弟兄們,凡是真實的、凡是可敬的、凡是公義的、凡是清潔的、凡是可愛的、凡是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你們都要留意。」(腓四8)「留意」原文有評估和仔細思索的意思。

自從去年在教會領教堂行,留意香港傳教和堂會的歷史,之後我繼續有興趣懷念前人為這城市的建設。尤其當難過要送別眾多友人脫離香港,在主前傾訴靜默時,更肯定天父在這裡栽培了我,我會在這裡終老。現在的環境和離去的人確實令我損失了部份的根。主安慰我,引導我醒覺需要堅固自己的根,其中的方式是思念和珍惜前人的德行。

記得上月因著未能實體聚會,我策劃學院的靈修日,改為指引師生各自與主散步約會。當日主領我悠閒散步太平山,天朗氣清下眺望這城市,回憶起自己和香港的故事,好喜歡這小地方,有山有水,感激主常同在。

過兩天就遇到兩本有趣的香港故事書—港識多史:《東方之珠的三斤釘:25個奠基香港的歷史故事》和《教科書不會教的36個香港歷史人物》,閱讀開我眼界和增長見識,佩服前人的遠見和韌力。原來香港第一個公園—香港動植物公園(兵頭花園)由第一任港督研究,到第五任港督才能得以建成開放,前後共20年,將太平山腳的荒地建設為滿佈多品種的植物錄洲。

建設香港的人有多種國藉—德國人,葡萄牙人,印度人,猶太人,國內人等;他們有傳教士,商人,醫生,植物學家,難民,眾多挫敗失意的勞苦大眾。

有些人的想法在當時是不合潮流,甚至匪夷所思。200年前中國人重男輕女,不會讓女子受教育。備受爭議的德國傳教士郭士立,後來成為香港第一任港督的中文秘書(類似現在政務司),他認為母親是教育下一代最重要的人,所以要辦女子學校,讓她們得著最好的教育,成為有學識的母親,能帶來有見識的新一代。郭士立的兩任妻子都辦女子學校。

上周到長者以勒團契分享香港花園和花園城市,以感恩禱文結束:「仁慈的天父,萬物的主宰,感謝祢百多年來興起前人建設香港,將這片荒涼,條件不足,曾經衞生環境惡劣,受火災,風災,雨災,病毒傷害的城市,得以多方重建。上主,祢堅立了他們的工,現在我們能以享受成果,我們衷心讚美祢。祈求天父繼續在這裡成就美善的工,保守這城市,帶領我們能以為鄰舍謀幸福。我們願按祢心意以和平,樂於施贈,照顧鄰舍和親朋。願我們在主基督裡合而為一,使植物,動物,各民,各階層,親疏有別的人都同歸於一。奉主名求,阿們!
 

misscheung

張慧玲小姐 (聖經及實用神學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