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濟各為何不是我的教宗:基督福音與大公信仰 系列
上次預告會介紹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在討論之前,必須讓大家認識一個課題:「大公會議」是甚麼?若你的教會從來沒有提及過「大公會議」,這是另一個證明今天的新教教會是如何「非歷史化」自己的信仰。公教的教友,當他們返教會一年半載後,必然聽過和知道「大公會議」對兩千年來基督教會的重要性,他們在彌撒亦必然會頌唸「尼西亞信經」,此信經是在第二次大公會議(君士坦丁堡會議)修訂第一次大公會議(尼西亞會議)的信經而成。雖然當時的教會召開此兩次會議仍然沒有今天「大公會議」的意識,但他們已經用上「神聖」、「偉大」來形容這些會議。
今天的大公會議(Ecumenical Council,或稱Ecumenical Synod)由教宗召開,召集廣泛地區的主教、修院院長等等聚集在一處,討論當時教會面對的重要問題,達到共識後以信條、信經、文獻等方式公告整個教會。例如尼西亞大公會議主要討論耶穌基督跟天父上帝之關係,因當時的信徒不單在禮儀上,還有心理上都尊崇耶穌基督,把耶穌基督當作上帝般來敬拜;但基督宗教承繼猶太教的一神信仰,獨拜上主(yhwh)上帝,如此豈非給人印象基督徒是敬拜二神嗎?若基督徒仍然堅持自己是一神信仰,他們如何解釋既拜上主上帝,又拜耶穌基督,但仍然是獨拜一神的呢?
不單外邦人會質疑,連教會內部不少敬虔的牧長或長老也因此發表了一些有關耶穌基督的本質或位格的講論,他們原是基於敬虔愛主的緣故去解釋/解決信仰上的難題。但有時他們說過了頭,令不少信徒感到困擾。例如有人堅持上帝只有一位,但祂在不同時期載上不同的面具,以不同的身份向世人啟示祂自己:在舊約年代,祂以上主上帝的父親形態出現,到了新約則轉為以聖子耶穌的形態來拯救世人,今天又換作安慰者聖靈的形態出現。故此,上帝仍然是一位,出現的父、子、靈,並不是三位,而是上帝以不同的形態在不同的時間出現而已 – 史稱為「形態論」。又有某位敬虔的長老認為耶穌基督確是很高級的上帝,但他較天父上帝稍稍低級,所以仍然只有一位「至高者」上帝,而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位份稍稍次於天父 – 史稱「次位論」
為要指出上述「異端」的錯誤,並讓教會對耶穌基督的神性(和人性)達到共識,再加上當時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不欲因教義的紛爭令教會分裂(以至帝國分裂),所以便於325年在今天土耳其西北部的尼西亞召開了一次由318位主教及皇帝參與的「大公會議」,結果是借用了希臘哲學概念的「同性同體」(homoousios)來說明耶穌基督具有與天父相同的性體/本質。今天,我們肯定地相信耶穌基督就是上帝,他來到世上就是上帝親自降世(道成肉身)拯救世人,就是大公會議構成我們今天福音信仰的最重要內容之一的例證。
公教認為至今共有21次大公會議,新教因採取「惟獨聖經」的立場,對大公會議不以為然(宗教改革著名的神學家加爾文,則認為新教應該承認首四次的大公會議),更少談及大公會議的決議如何塑造基督信仰的內容。例如尼西亞大公會議除了解答了基督的性體問題外,亦訂定了西方教會慶祝復活節的日期;而第九次大公會議是於1123 年舉行的拉特蘭第一次大公會議(Lateran I,公教翻譯為拉特朗),其中一個重要的決議是,把選擇和委任主教的權利歸屬於教宗 – 此決議構成今天梵蒂岡因「主教委任權」仍未能跟中國建交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還有其他政治/宗教原因)。
從歷史角度看,新教真的有點「新」,原因是它脫離了不少基督宗教在歷史上的發展,在「因信稱義」、「信徒皆為祭司」和「惟獨聖經」的神學框架下,把不少聖經沒有/很少提及的教會傳統拋掉,不同教會發展自己的信仰傳統,說好聽就是信仰多元化,說得不好聽就是教會分裂,使教會的「至公」(catholic)亦喪失了。(若你不大明白此段所說的,不會擔心,我們會在往後慢慢闡述。)
大家可能知道,在第三次大公會議(以弗所)和第四次大公會議(迦克敦)中,均肯定馬利亞是「上帝之母」(theotokos,直譯是「生上帝的人」)。稱馬利亞為上帝之母,並不是說馬利亞是神,像中國民間傳說的「皇母娘娘」,而是涉及一個十分重要的神學問題,就是耶穌基督的位格是否統一,他的神性和人性是分開的還是結合的? – 這是一個跟我們是否可以真正得救十分有關的課題,因而當時的大公會議在不怕別人誤會教會拜偶像的情況下,仍然堅稱馬利亞為上帝之母。當新教教徒缺乏歷史的維度,又望文生義,看見大公會議有此近乎異端的決議,更叫他們輕視大公會議的地位和重要性,就更強化其自我「非歷史化」的特色。
既無歷史,又無神學,剩下的是自己去解釋聖經,危險的地方莫過於此!
蘇遠泰博士(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