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巿的經濟空間

monopoly

節錄自《當金錢遇上主人》中的「城市經濟空間與安息神學」,(香港:基道出版社,2009)。

    現代科技文明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幫助人類從此實現可以大量生產(mass production)的經濟活動,由於需要大量生產,於是便需要更大型的「生產空間」來從事更合乎效益主義的「在空間裏生產」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活動,

    生產之後自然需要把產品銷售,於是導致市場的出現,無論古代的市集抑或現代都市的商場,都不是天然生成的地方,卻是因應人們的需要與慾求而人為地建構或生產出來的社會經濟空間。著名的空間理論家列菲伏爾(Henri Lefebvre)就曾經提出過「空間的生產」(production of space)的觀念,這重要的觀念對往後的都市理論和城市空間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由此可見,在人類社會裏,不僅存在著「在空間裏生產」的經濟活動,同時也存在著「空間的生產」的經濟活動,後者是直接以空間本身作為經濟生產的對象,由此「空間的生產』跟其他商品的生產沒有大分別,它自身便成為一種經濟活動及經濟產物。

    誠然,在資本主義的商業社會裏,「空間的生產」已經漸成為人們賺錢逐利的手段,例如一直以經濟掛帥的香港,總是倚靠地產業(最典型的生產空間的行業)作為帶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以及近年經濟起飛的中國,亦全力開拓及發地產業市場,將城市空間商品化,就是明證。同時,不少現代化城巿或「後大都市」的城市規劃都朝「空間的生產」這個方向發展,香港的城市規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為了拓展空間來發展消費性旅遊、發展地產,最終為的是發展經濟,於是惟有將城市空間重新裝置,最終換來的就是犧牲不少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地標、文物及舊建築物。在香港特區政府官員眼中,似乎只有不斷向高空發展的現代巨型建築和大型建設,才配得上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美譽。

    如朱克英所言:「擁有經濟和政治力量的人們有最多的機會,通過控制石頭和混凝土建造起來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建築,來塑造公共文化。」公共空間既然是屬於公眾的,它在本質上就理應是民主的和多元的,不過一旦它被擁有經濟和政治力量的人壟斷和操縱,公共空間的多元文化面貌就只會被經濟價值文化所取代,本具多元性的城市面貌亦只會被削平為只具極強文化同質性的單調空間。

chiusir

趙崇明博士 (神學及歷史科專任講師)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