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神學院對面有個三角公園(雅息士道休憩公園),公園的圍牆上有一個紀念碑,根據這個碑,1922年出現了一個”Kowloon Tong Estate”。為何1922年會出現這Kowloon Tong Estate呢?未出現這Kowloon Tong Estate之前的九龍塘是怎樣的呢?
「九龍塘」這名字在嘉慶年間1819年的《新安縣志》已出現,這裡有一條客家村落「九龍塘村」(在康熙八年「復界」之後建成)。當九龍半島在1860年被割讓給英國時,只去到界限街為止,所以界限街以北的九龍塘並非九龍一部分。1866年繪製的《新安縣全圖》上也有九龍塘,當時的英文名稱是“Kau lung tong”。
1898年,中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附近二百多個離島,但當時九龍塘仍屬於新界。(直至1937年,界限街以北至獅子山以南才被劃為九龍一部分,稱為「新九龍」,界限街以南的則稱為「舊九龍」。而直至今天,在《香港法例》第1章「釋義及通則條例」附表5,新界的定義仍包括新九龍。)原本九龍塘村的村民以耕田、種稻和養魚維生,開了不少魚塘,後來香港人口不斷增加,村民就因應市場需要改為種菜和種花。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香港經濟衰退,很多英國人也回國服役,村民的農作物銷路不佳,於是轉往市區或廣州打工。這裡的田地便荒廢了,野草叢生。
直至1921年,商人和前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義德(Charles Montague Ede)有意將九龍塘這塊平原地,發展為一個低密度花園洋房住宅區,當時很多歐西人士在九龍沒有適合他們居住的住宅區,義德便因此發起這計劃。他成立了「九龍塘及新界發展公司」(Kowloon Tong and New Territories Development Company),並向九龍塘村民購買荒廢了的土地。他向港府提出申請在此地興建一個「花園城市」(Garden City),在港招股,這計劃終於1922年獲批。他計劃在100畝的土地上興建250幢附有花園的獨立房屋,並有學校、公園、遊樂場等設施,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工商業市鎮。這市鎮被名為“Kowloon Tong Estate”,範圍是歌和老街以南、窩打老道以西、界限街以北、九廣鐵路以東,就是今天狹義上九龍塘的位置,當然今天廣義上的九龍塘是一個更大的範圍。
「花園城市」這概念參照自英國城市規劃師霍華德(Ebenezer Howard)的概念。他本身是一名基督徒,他在1898年提出「花園城市」的理論,在其著作《明日的花園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中,他提到花園城市是要將城市和鄉村的優點結合,而避免兩者的缺點。這三種地方都好像磁石一樣在吸引人去。城市是社會的象徵,有人際關係、科學、藝術、宗教、文化。鄉村則是上帝對人類的愛和關懷的象徵。但社會和大自然卻被分隔了,城市和鄉村的結合可帶來新希望、新生命和新文明。他認為人需要回歸大地,大地有天空作它的頂篷、空氣吹過它、太陽溫暖它、雨露滋潤它;大自然體現上帝的愛,這是解決人類不節制、焦慮、過度辛勞、貧窮等問題的萬能鑰匙。花園城市平衡住宅、工業和農業區域比例,當中有低密度住宅、公園、學校、工商業區以及周邊農田,居民可自給自足。當時花園城市概念很受歡迎,獲全球多個地方採納,形成了一個花園城市運動。
在義德的設計中,每一座洋房不可超過三層,讓各洋房都可享受到陽光,並規定每座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時這計劃吸引很多西人認股,特別在九龍辦公的高官和洋行職員。不過工程在1925年遇上義德突然病逝及省港大罷工(導致勞工短缺),公司面臨清盤危機,當時幸得富商何東爵士注資,使項目不致「爛尾」,最終於1930年竣工。九龍塘有一條街叫「何東道」,就是為了感謝他的貢獻而命名。此外,為紀念義德,九龍塘也有一條「義德道」。
在霍華德的概念中,花園城市可幫助人透過與自然界的接觸,更體驗到上帝的愛與關懷。過去這小鎮中的三間神學院,就孕育出不少上帝重用的僕人。播道神學院(最初是廣州聖經學院)在1957年購得金巴倫道59號作為校舍,那裡有一幢可供學生上課、住宿的洋房,屋前有草地和魚池,學生可以在安靜、優美的環境中學習,之後播神一直用了該址六十多年。中國神學研究院在1970年代中期,選址德雲道4-5號作為永久校舍,也是因為那地方有充足的空間,環境清幽,而且交通方便,當然也因為業主是主內肢體,學院能以廉價購得該址。
今天港神的校園也得肢體幫助得以擴充,比之前有更多空間、更加寧靜。期望各同學都能夠在這幽美的環境中,在主裡建立自己,成為主合用的器皿。
鄞穎翹博士 (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