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樓翻一翻

工程進入新的階段,十七號的主樓要翻新了。十七號分為前庭和後庭,前座就是稱為「Jepson Hall」的大樓,這樓的名稱是紀念中華傳道會的首位會長。而後座稱為「懷恩樓」,即今日的圖書館、禮堂一及二等,再後面的,便是(前)「閒情閣」、飯堂及(前)溫習室等。
十七號主樓首先動工的是前座的工程,可以說是非常徹底的翻新工程,換句話說,就是裡外都要翻新。首先,承建商將前座一樓內部的間隔全部拆卸打通,眨眼間,昔日的磚牆間格消失得無影無踪,四面變得空蕩蕩的,竟然找不到任何煙囪的痕跡。也許大家會奇怪,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何解要找煙囪!

可能亦只有部份的老師及同工知道,在地下的接待處的背後,有一個火爐。顯而易見,昔日這家大宅,都是靠燒柴取暖,可是後來其功能漸漸被取代了,然而那爐的位置卻仍然保留下來了。另一方面,大家在室外,望向天台,不難會看到有一個排煙的出口,估計是火爐排煙用,可是,這排煙的出口與火爐的位置相距甚遠,而且方向亦不相稱。究竟這條排煙喉(或者可稱為「煙囪」)是如何與火爐拼合一起,中間又如何在一樓的辦公室轉接,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自小聽過很多有關「煙囪」的故事,「煙囪」對我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心中亦抱有有不少幻想,以為可以找到寶藏。昔日因為被很多間隔及物件阻礙,無法找出它的路線,滿以為將所有一樓的間隔移除後,便可以一目了然,並找到答案,殊不知卻仍是令人失望,那條排煙的喉管早已經被工人們拆除,而沒有留下痕跡可供探索了。

當承建商將前座外牆的批盪剷去,竟然讓我隱隱的看到一些昔日原來建築物的輪廓。簡單來說,有部份辦公室的地方,原來以前是開放式的庭樓或露台,因為那些露台的欄柵仍然存在,這是非常有特式的設計,據聞建築師亦想保留這些獨特的設計,實在令人興奮。若果大家好奇並想知道當初的大樓是什麼樣式的,其實大家行過金巴倫道29號時不妨望一望,據建築師說那間沒有改動過,應與十七號的單位原來的面貌非堂相似。只是大家最好只是行過的時候,稍稍的望一眼好了,千萬不要在人家的門口指指畫畫,更不要胡亂拍照,畢竟那是不合宜的行為!

choisir

蔡式平博士 (聖經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