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公教的聖經跟新教的有甚麼分別?(一)

方濟各為何不是我的教宗:基督福音與大公信仰 系列

我們將一連兩期講聖經。公教和新教均十分尊重聖經,認為聖經就是上帝的道、聖道、上帝的話語,由聖靈/聖神默示而成,以人的語言來啟示上帝的聖道,因而既是上帝的話又是人的話。聖經的本質與基督的本質相近,都是一位二性,同一本聖經既完全是上帝的話又完全是人的話。公教尊重聖經的權威絕不比新教小,分別只是公教還承認聖傳和教會訓導的權威,而公教的訓導具有最終解釋聖經的權力,並認為訓導所作的聖經詮釋就是最真實的福音信息。新教認為真實的福音信息記載在聖經之內,只要用合適的方法發掘作者的原意或者經文的意義,若再加上最好懂得原文(希伯來文、希臘文),就能知道上帝的話語到底說甚麼。新教的釋經在近幾十年來的發展,越來越有學者型主導的傾向,不少受歡迎的講經者大多是神學院教授聖經科的老師,反而教會牧者的講經卻被認為「無料到」而遭遇冷落;反觀公教的主要講經者仍然是堂區內的神父。

就釋經上說,公教與新教確有不同,我將在往後再談。但原來不只在釋經上,公教和新教在聖經的綱目上,也有明顯的不同。所謂的「綱目」(canon),在新教譯作「正典」,原有量尺、棍棒之意,在此指標準或規則,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指信仰上的准則和標準,是信徒生活的指導;二、指某指定的書目/目錄,是教會公認為具備上帝聖道資格的經卷。公教和新教的聖經都分為舊新兩約,共同接受新約的綱目有27卷,兩者的分別主要在於舊約。

新教接受有39卷舊約的綱目,但公教卻是46卷;即公教的舊約綱目在數量上較新教多出7卷,而新教往往稱此7卷為「次經」:即不是「正典」,並不具備聖經的默示性,亦不擁有標準性的權威,頂多作為學者研究聖經的參考,讓他們可以知多一點兩約之間的猶太人歷史及傳統而已。為甚麼公教會多出7卷舊約呢?

公教承認他們的聖經綱目分為兩部分:「第一綱目」(proto-canonical)即新教接受的39卷舊約經文,而「第二綱目」(deutero-canonical)即多出來的7卷,他們亦稱此7卷經文為「次經」,但意義卻十分不同。新教的「次」有次要、非標準之意,並非「首要」,其內容並不構成教會的權威,僅屬次要的參考文獻。但公教的「次」並沒有「次要」的味道,而是指在時間上「較遲」,並非「首先」,而是「次序第二」的意思,跟第一綱目具有同等的權威性和標準性。讓我們返回歷史去看公教「次經」的由來,先要介紹「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 LXX)。

當猶太人被巴比倫帝國打敗,有部分的猶太人(不是全部)「被擄」到外地,他們大多是當時有身份有地位的猶太人,公教稱此時期為「充軍」/「流徙」。此群猶太人被分散在列邦之中,他們沒有了聖殿,最令他們可以保持自己仍然是上主上帝子民身份的就是聖典(scripture),因聖典內既有上帝的律法(Torah),更重要是記載了上帝跟他們所立的聖約(covenant)。可是,當日子過去,流徙在外地的猶太人後代,慢慢喪失了閱讀希伯來文的能力(像今天我們所說的American born Chinese(ABC)般),因而出現一種把希伯來文的經典翻譯成當時公用語言的需求。此事在當時埃及的名城亞力山太成就,約七十個學者合力把希伯來的經典譯成希臘文,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譯本」。七十士譯本對今天的舊約研究十分重要,因它可說是最古老的舊約聖經,包含整全的聖經「第一綱目」,只是它是一個譯本而非原稿希伯來文。今天我們手頭上最完整的希伯來文聖經手抄本是編於約11世紀的「馬所拉抄本」(Masoretic Text),足足較七十士譯本晚千多年呢!

七十士譯本為當時操希臘語的猶太人使用,內裡除了包含39卷由希伯來文翻譯成的「第一綱目」外,還包括現今只找到希臘文版本的「第二綱目」經卷,此7卷經卷分別是:多俾亞傳、友弟德傳、巴路克、智慧篇、德訓篇、瑪加伯(上)和(下)。一般新教的聖經譯本找不到此7卷,讀者需要從公教的聖經譯本(例如思高譯本)或者《次經全書》才可以讀到。

兩約之間的猶太人還沒有制定「綱目」的需要,他們一般以「聖典」(scripture)為統稱,指那些具備宗教權威的經卷。操希臘語的猶太人使用七十士譯本,目錄是46卷,但仍然未有「綱目」的觀念。而當時住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所採用的是希伯來文的經典,他們同樣沒有訂定「綱目」的需要。只是到了約主後90年,因著要與當時掘起的基督宗教有所分別,猶太人在雅麥尼亞(Jamnia)召開了一個主要由巴勒斯坦的法利賽人主持的會議,制定他們聖典的綱目為22卷的「希伯來聖典」(Hebrew Scripture);此處所說的22卷,經過歸類和分成,即往後公教和新教所接受的39卷經文。故此,簡單來說,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主要用上39卷的希伯來聖典,操希臘語的外地猶太人則用46卷的七十士譯本。以上的說法是過於簡單,只算是概說,絕不表示沒有巴勒斯坦猶太人會用七十士譯本,亦不表示外地懂希伯來文的猶太人不採用希伯來聖典,更不代表沒有其他版本的聖典。跟我們有關的是,究竟初期教會用哪本聖典?下期續談。

(後記:說起七十士譯本,記得在多年前我所屬的基要教會流傳一個神話說法,就是當時由七十個敬虔的猶太經師,分別把希伯來文的舊約翻譯成希臘文,神奇地竟然七十個譯本都完全相同(一字一句都相同!),以此表明聖經是上帝奇蹟地寫作出來,證明聖經的絕對權威。這確是一個大笑話,當時無知的我深信不疑,對聖經更加敬而重之。今天覺得自己當年是個傻瓜,或說是個可愛的傻瓜,單純又十分信任教會教導的愚忠基督徒。此說法至少有以下的問題:一、根本不是歷史事實。二、雖是奇蹟,但委實太過離譜,七十個翻譯竟然可以完全相同?!三、對猶太人來說,他們翻譯成希臘文的是希伯來聖典,而不是「舊約」,沒有新約的猶太人,怎會有舊約!四、即或此說完全符合史實,神奇的是那本被翻譯成希臘文的七十士譯本,而不是今天我們手上的希伯來文舊約,更加不是中文和合本聖經!五、吹捧此神蹟的人好像不知道七十士譯本的綱目有46卷,若此說是真實的話,新教教徒要讀的豈不應該是思高聖經而不是和合本嗎?!。)
 
sosir

蘇遠泰博士(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