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說,因耶穌的虔誠,因耶穌對神的敬畏,他蒙了應允。「他蒙了應允」,這句子真耐人尋味。耶穌不是因為「蒙了應允」而不用受苦受死,反而正正是「蒙了應允」,而要去受苦受死。
在什麼意義上,他「蒙了應允」呢?
我想,當耶穌以敬畏的心面對天父時,他像那落海救人的人那樣,被偉大的力量抓住,被天父呼喚,被天心充溢。然後,他明白,短暫的人生,其意義在於實踐天父的心意,讓天心彰顯人間。他也明白,天父愛世人,祂的心與受苦的人同在。然後,他深刻體會到,在自己的受苦裡,正體現著天父與受苦的人的同在。再然後,他明白到,在風平浪靜的日子,無人墮海,自己能過一簡單生活,是好的。但在風雨飄搖的日子,有人墮海,則放下自己,聽從一更大的生命的呼喚,也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天父的心在人間的彰顯。這是大愛,這是救贖,這是希望。耶穌明白了,他願意這樣做。在這意義上,他這「願意」是「蒙了應允」的。
在受苦的事上,耶穌領悟到什麼?
來5:8 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這節經文,就是我今日講道的題目。我覺得,這節的關鍵是一個「學」字。這不是死讀書、學習不同理論的那種「學」,而是像學徒那樣,在實踐中學習的那種「學」。耶穌不是先學習「順從」,然後去承受苦難。根本沒有這種學。實踐和領悟,是同一回事。耶穌是在實踐中,在放下自己、甘願為他人而受苦的實踐中,他領悟何謂「順從」,何謂將生命交給天父。有「順從」,而沒有承擔苦難,這「順從」是空的。耶穌這裡的「學」,是一種「知行合一」的領悟。耶穌在承擔十架中,活現了「順從」的真意。耶穌在「順從」天父時,甘心為愛而受苦。
關於基督教的信仰,我們知道得很多。但天父不要這種「知道」,這種「知道」是離地的,這種「知道」與你的生命的豐盛無關,這種「知道」也與他人的福祉無關。天父要的,是要你在實踐中磨煉你的「知道」,深化你的「知道」。在耶穌身上,我們看到,不經受十架的苦難,領悟不到「順從」的真義。
耶穌領悟了順從,那又如何?
來5:9 他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
當甘願承受愛的十架時,耶穌的生命得以「完全」。在這裡,所謂「完全」,主要不是指一種道德上的完美,而是指一種人性生命上的圓滿實現。用哲學的術語來說,這不是一「道德學」的用字,而是一「存在論」的用字。人性生命的圓滿實現,用中國儒家的話來說,就是「盡人性」。「盡人性」者,就是「聖人」。
在這節經文裡,「順從」這個字又出現了。耶穌在背負人類苦難的過程中,領悟了順從。同樣,我們也在背負人類苦難的過程中,領悟順從。領悟了,才進入基督教所講的「救恩」裡。這是重複耶穌活著的過程。面對天父,敬畏天父,明白天父,讓天父的心抓住你。在大愛的包圍下,你甘心放下自己。在這苦難的世界,你願意為他人多走一步,背起生命的十架。在這過程中,你會像耶穌一樣,完成你人生的責任,圓滿地活出人性,領悟生命的全面意義。
在這生命裡,不再問為何有苦難,而是在苦難人生中盡力去愛。不再埋怨為何自己要受苦,而是在受苦中去安慰其他受苦的人。不再抱怨天父為何不聽祈禱,而是明白天父渴望我們在苦難的人間,透過我們承擔十架,向世人宣告平安和希望。
如此這般,耶穌成了何等樣的人物?
來5:5 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榮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
來5:6 就如經上又有一處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
來5:10 並蒙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他為大祭司。
當一個人甘願被天父抓住,甘願承擔人類苦難的十架時,一個偉大的人格生命便出現於世了,他成了「大祭司」,溝通天地,站立在上帝與人類之間,將人間苦難呈現在上帝眼前,將上帝的仁愛帶進人類中間。用中國儒家的話來說,這是達致「天人合一」的聖人生命。不過,經文特別說,「基督也不是自取榮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的天父」,這不是中國式的、自力的、也自負的「靠自己」去成聖。而是卑微的、順服的、由天父引導,讓天父的旨意成就在人間。
耶穌這大祭司,不是按人間的一般祭司的級數,而是按「麥基洗德」的級數。「麥基洗德」是一神秘人物。在創世記第14章,亞伯蘭(後來叫亞伯拉罕)打完一場勝仗,救回姪兒羅得後,神秘的「麥基洗德」出場,祝福亞伯蘭,也接受了亞伯蘭的奉獻。如此,「麥基洗德」作為祭司的級數,高於亞伯拉罕,高於神的子民的始祖。在希伯來書裡,「麥基洗德」代表一永恆的祭司職份,而耶穌作為人間的大祭司,是屬於這級數的,永恆的、不被替換的。
從今,當構想天人關係時,背起十架的耶穌,就總在畫面中央。
當耶穌撐起這個崩壞的世界時,在這苦難人間,我們看到天父的憐憫。
當不安籠罩大地時,讓我們像耶穌那樣祈禱,不再注視不安,而聆聽天父微聲的呼喚。當絕望瀰漫社會時,讓我們像耶穌那樣行動,不是埋怨退縮,而是承擔更大的責任。當上帝沉默隱退時,讓我們像耶穌那樣信靠,不因看不見上帝而不信,而在看不見上帝時更深的信靠。
鄧瑞強博士 (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