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當憂慮遇上平安》中的「從舊約平安觀看憂慮」 ,(香港:基道出版社,2010)。
第一,平安是在神人立約之下被賜予的,神人關係理應和諧而親密;那麼,憂慮或焦慮就是人處於與上帝關係破裂的狀態中。按此理念,人修復破裂的神人關係,就可以重新享受與上帝和諧的平安關係,焦慮便隨之而消失。這是約伯記22:21的勸導:「你要認識上帝,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是的,人與上帝復和便可享平安,上帝也會超然地介入並救人脫離困境,因而立時免去憂慮不安。然而,當人面對日常生活的變幻,而上帝又未超然地介入時,憂慮的感覺依然會浮現,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第二,正好回應第一點的提問,平安是完整幸福的生命狀態,而憂慮就是對不完整而生發的情緒反應。平安的福氣是人生的完滿狀態,所指的是關係的美好、生活上的安舒、物質富裕、家庭幸福。從這角度看,憂慮是對人生不完滿的反應,一種情緒的反應,也是一個信號,讓人注視自己的缺欠。這種缺欠的狀態,並沒有除去上帝子民追求平安的能力,因為平安不是出於固定不變的狀態,是動態的。這就引申到第三點。
第三,平安藉人的努力修復而達致;憂慮則令人損耗意志和心力。平安是動態的,是在不斷修復中達致完整的:在關係上藉報賞義行,為不公義作出改正,為錯待人認罪和道歉;在物質上賠償對人的拖欠或損失;報復不義,主持公道等。上帝的子民需要以實際的行動追求平安,而不應抱持「望天打掛」、「等運到」的心態,只是在等待平安的臨到。因此停留在憂慮的情緒,確實不能得著平安,只會損耗意志和心力。上帝藉先知勸勉人為生命的完整、社群的幸福而努力追求公義,並修補缺裂的關係,這正是相信人即使在憂慮中仍有追求平安的能力。
詩篇112篇是從個人角度看生活中的平安,這是一首為耶路撒冷求平安的詩,道出上帝的選民對人生的追求,對我們追求平安所給予的指引。…當中「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6節)!這裡所指的不是禱告祈求,乃是動手動腳行公義、施憐憫,我們不是要做「等運到」的人,乃是要做主動付出的人。
張慧玲小姐 (聖經及實用神學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