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 (約1:43-51) 下集

約1:47 耶穌看見拿但業來,就指著他說:「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
約1:48 拿但業對耶穌說:「你從哪裡知道我呢?」耶穌回答說:「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
約1:49 拿但業說:「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不是拿但業先看到耶穌,而是耶穌先看到他。不是我們先看見神,而是神先看見我們。不是我們先尋找神,而是神先尋找我們。耶穌看見拿但業,神看見他。

  耶穌指著拿但業說:「看哪,這是個真以色列人,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猶太人的先祖雅各,他後來改名叫「以色列」,他的生命特徵,就是「詭詐」。他的詭詐,令他走了很多冤枉路,嚐盡風霜。如今,耶穌說,眼前的這個人,心裡沒有詭詐,是個「真以色列人」。耶穌讚他,耶穌欣賞他,耶穌看見他。耶穌看見一個人的靈魂的真正質素,耶穌從人的真我層面認識一個人。

  拿但業對耶穌說:「你從哪裡知道我呢?」我們只是萍水相逢,素未謀面,為何你好像能看穿我的靈魂一樣似的?

  耶穌回答說:「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

  「在無花果樹底下」,到底是什麼的一回事?

  不同文化,賦予不同植物以不同含意。在古代中國,楊柳就與離別有關。最經典的詩詞是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淒切》:「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又或是蘇軾的《水龍吟》:「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在猶太文化,無花果樹又代表什麼?

  在聖經,無花果樹第一次出現,是創世記的第3章。那時,亞當、夏娃食了禁果,發現自己是赤身露體的,便用無花果樹的葉子,遮蓋自己的身體及羞恥。當人類不再配住在伊甸園時,無花果樹象徵著一種修補的力量。後來,無花果樹與「幸福的生活」和「期盼天國的來臨」有關。列王紀上4:25:「所羅門在世的日子,從但到別是巴的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這是猶太人的黃金歲月,最好的生活就是在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後來,先知彌迦預告猶大的滅國,但先知同時預告,苦難過後,天國會來臨。彌迦書4:3-4論到天國的光景,說:「……他們要將刀打成犂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無人驚嚇。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親口說的。」將要來臨的天國,其幸福生活,就是坐在自己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無人驚嚇。無花果樹與葡萄樹,代表著幸福、美滿、天國的實現、重返伊甸園。現在,在拿但業的故事裡,提及無花果樹。遲一點,耶穌在救贖工程完成的前夕,會談論葡萄樹,即約翰福音裡出名的「葡萄樹與枝子」的經文。

  若果無花果樹代表著對天國的期盼、對重返伊甸園的渴望,則我們可以想像,拿但業在無花果樹底下,他在那裡,懷緬古時所羅門王時代最安穩的日子,同時,他思想彌迦先知的說話,他渴望先知所講的,一個神設立的國度,那時,各人將刀打成犂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各人也不再學習戰事。多麼好的世界,但是,畢竟,這只是夢,一個古老的夢,一個看來不會實現的夢。

  這時候,耶穌對他說:「腓力還沒有招呼你,你在無花果樹底下,我就看見你了。」耶穌說,我看見你,我看見你是一個有夢想的人,我看見你是一個對神的應許有信心的人,我看見你是一個多麼渴想伊甸園的人,當世人已失去對伊甸園的渴望,當世人已失去對神的信任,我看見你,我看見你,你依然站在信仰的高崗上,以不朽的盼望,去抵抗人間的絕望。我看見你,你是真以色列人,你是真正的神的子民,那個在無夢的世界,堅持夢想的人。我看見你。

  拿但業心中的渴望,被耶穌一語道破。他心中的信仰之火,像被靈風吹拂一樣,燃成靈魂的烈焰。他衝口而出,對耶穌說:「拉比,你是神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耶穌的三個身份,一氣呵成地說出來。在世人眼前,耶穌是拉比,是真理的教師。就生命深處的存在本質而言,耶穌代表神,啟示神,將神的旨意活出來,是神的兒子。就歷史的命途而言,耶穌來建立神的國度,是以色列的王。

  這就是拿但業在耶穌身上所見到的一切,但這就已是事實的全部了嗎?耶穌繼續說的事,超乎他的想像,超乎人類的想像。

約1:50 耶穌對他說:「因為我說『在無花果樹底下看見你』,你就信嗎?你將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

約1:51 又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這段經文,明顯以舊約創世記28章那個「雅各的天梯」的故事為背景。那個後來改名叫「以色列」的雅各,在伯特利這個地方,夢見一連接天地的梯子,天使在梯子上,上上落落。神就在梯子的頂端,俯視人間,祝福人間。雅各驚醒,體會到,他身處的地方,正是神的殿、天之門。

  耶穌對拿但業說,我就是神的殿。從今以後,再不用什麼通天的梯子了,我在的地方,就是聖殿。在我裡面活著的,就是在神的臨在之下生活。真正的聖殿,不在這裡,不在那裡,而是在我身上。聖殿不是一個地方,而是耶穌的生命。在耶穌身上,人不單能重返伊甸,不單能看到天國的實現,更能體會天地的溝通,天人之合一。

  人類是一種不停渴望的動物,最終極的渴望,是神聖的渴望,我們渴望看見天開了,我們渴望神的臨在,我們渴望天人合一。在耶穌身上,這一切都實現了。在這絕望人間,深願你能在耶穌身上,看到這永恆渴望的實現。

  願榮耀歸上主,願人間享和平。
 

tangsir

鄧瑞強博士 (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