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一種修行

「修行」給人一種不吃人間煙火的離地感,個人也不太喜歡修道式的操練。但不得不承認,基督信仰的確是一個「修行」的旅程。然而,這修行不是「出家式」的心靈修練,而是「入世式」的信仰實踐,雖然兩者並不一定互相違悖。
最簡單的說法,基督信仰的「修行」就是在凡塵中不同的處境貫徹始終地活出天國的價值—行公義、好憐憫、打破不公、愛人如己、人人平等……。或許你說,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價值,人人都應該持守,這有何難?對,《申命記》也是這樣看的:「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誡命不是你難行的,不也是離你遠的……這話卻離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裡,使你可以遵行。」(申三十11~14)做一個好人,是最簡單不過的人生道理,無人不曉。可是,當透析世道人生,我們會發現這簡單的道理,說來不難,做來卻一點不易。從聖經中以色列子民及門徒跟隨上主道路的廣泛例子中,可以看到無數的人性考驗及誘惑都攔阻著他們將上主心意在地上彰顯。未遇外敵的挑戰,自己內在人性的敗壞已可以將生命徹底打跨:富足時忘記上主、缺乏時埋怨上主、跟隨上主只為求得幸福/權力/地位/財富/榮耀/特權/能力/賺得全世界、對別人的嫉妒、對物質的貪婪、對情慾的嚮往、對仇恨的執著、對驕傲的擁抱、對自私的迷戀……。外在挑戰方面:強權打壓的恐懼、政治利益的妥協、眼前著數的利誘、親疏有別的偏執、為保生命的跪低、屁股指揮的腦袋……。原來,在一個充滿惡道的蒼生,要活出天國價值是需要很大的「修行」。在生命種種內在及外在的挑戰中,要堅持在每個層面活出天國價值是一門甚艱難的功課:今天克服這廂的威逼,明天又敵不過那廂的利誘;今天突破這廂的恐懼,明天又眷戀那廂的情慾;今天勝過這廂的驕傲,明天又輸給那廂的嫉妒;今天超越這廂的自私,明天又受困那廂的仇恨……。聖經可說是一本關於「修行」的書,它盡情闡述了人生種種不同的處境(66卷那麼厚),目的只有一個:人類如何在當中踐行天國誡命的價值,並如何超越種種挑戰。它所記載的處境遠比我們個人所遇見的宏闊,因此它足以承載我們的人生,給予我們豐富的參考,反照我們生命的光景,讓我們可引以為鑑。
上主期望子民可以將天國誡命價值彰顯於大地,回復人性原初的光輝,可惜子民最終都是辜負上主所託,人性徹底敗壞。惟獨耶穌基督能突破種種誘惑及挑戰,在人生不同處境中完全展現天國誡命的光芒,就算在最恐怖的十字架威脅下,這「基督」都能不屈不撓地堅持彰顯天國價值,成就了子民不能完成的使命,拯救了失落的人性,將人性價值回復到應有的高度。因此,「基督」就是修行者的最高典範,因為他能將天國價值在世間不同處境中貫徹始終地踐行出來,作了一次完美的示範。作為「基督」的門徒,我們應向這理想作出「修行」,這修行不是遠離塵世的自觀,而是在切實生活中突破人性種種挑戰,超越人性種種憂慼妒恨的凡障,活出人性美善的天國價值,帶來世界圓滿美好,這種信仰才值得人類去追求。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時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2~13)

 
cheungsir

張祥志先生 (聖經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