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的故事

學院的工程已經進入另一階段,近期的主要項目,就是拆除現時的校址(即17號),與擴展的地方(即15號)之間的牆,於是學院的空間便會擴大了很多。因學院的大門向東,故此,我們可稱這幅牆為「南牆」吧!細看之下,發現這幅牆是分兩次建造,由地面一直向上的屬於早期興建,約有5呎高,後來在上加高兩呎,若要問兩者建造相距多少時間,由那誰負責興建,卻是無法查考了!沿牆而行,才發現這幅牆非常堅固,經過多年風雨的洗禮,竟然絲毫無損,甚至乎批盪亦未見脫落。就是這幅牆,一直將17及15號分隔開。

說開這幅隔牆,當然也要順帶一提17及19號的隔牆,我們或也可稱這幅牆為「北牆」。筆者不太懂建築,但相信很少人會留意到,從外表觀察,可發現這幅牆的構造與「南牆」截然不同。雖然「北牆」與「南牆」一樣也是分兩次建造,可是,早期與建的部份,只得約三呎高,而後期的加建至七呎高而已。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早期建造那部份,竟與學院對面的公園的圍牆相似。再者,後期興建的部份,竟然並非站立在早期建造的牆之中,而是稍稍偏側過19號那邊。這樣情況,筆者有個推測,可能很久以前「北牆」是公眾地方,或者是一條小巷,故此那幅牆便採用圍牆的方法建造,與對面公園的圍牆相似,後來,因為規劃的改變,便在17及19號之間,加上了今日的隔牆。

話說回來,學院現時拆除的是「南牆」,與及相連的建築物,筆者稍稍沿牆觀察,希望能發現一些記號讓我們可以對這幅牆有更多了解,可惜最後卻沒有發現有任何記號,或塗鴉。筆者曾打趣的跟負責的同工說,會否在拆牆的時候,發現前人埋下有「時間囊」可供了解當日的歷史呢?

剛過去的星期日,這幅牆便靜悄悄地被拆除了。這牆被拆下後,雖然中間的磚頭沒有完全被移除,在視覺上空間頓時變得大了很多,讓大家興奮不已。一如筆者所料,這幅牆是由麻石(花崗岩)砌成,這應該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常見的建築方法,可以想像,那個時候的工人,將長方型的麻石(約八至十寸寬;六寸闊),由兩人扛抬,一塊塊的放上去,在兩石之間填上泥土,然後在外面塗上批盪,掃上油漆便完成了。故此,這幅牆沒有鋼筋、混凝土等的近代建築材料。而這幅牆如此穩固,完全是靠麻石的重量,正是這樣,這幅牆可以屹立不倒超過六十年了。然而,當天看見工人以推土機一推,這牆便悶聲塌下了。

無論如何,拆除這幅牆後,代表擴校的工程進入另一階段,鼓勵大家繼續關心及代禱。

choisir

蔡式平博士 (聖經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