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當俗世遇上敬拜》中的「聖餐的革命性」,(香港:基道出版社,2011)。
「人類學家只要找出一個社群在何處吃、何時吃、與誰人一起吃,便能大致推斷出這個社群不同成員之間的關係的種種狀況。」不是嗎?如何安排你婚宴裡客人的坐位,已夠你忙上幾天,因為背後所牽涉的,乃是錯綜複雜的關係。可以想像,如何吃一頓飯,能顯出一個社群的生命特質。
耶穌是如何吃飯的呢?
祂與女人、痲瘋病人、稅吏一起吃飯。祂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單就這一點,在當時的文化裡,已掀起一場重大的「吃飯革命」。做到這點的人,是一個「經歷深刻轉化」的人。在這些飯局裏,「不再容許有社會階級的分野,人人平等,人人受歡迎。克羅桑稱這為『開放的同食』(open commensality)。人人同枱吃飯,是聞所未聞的,這引人反感。但耶穌說,要如此行,這是對的,這是我們的救贖」。
保羅責備哥林多教會的聖餐安排,其中一個重點,就是他們分門別類,使一個理應讓窮人得到尊重的時機,反使窮人感到難堪。
一頓飯,是叫人得飽足的。「在真實的筵席中,聖餐的『擘餅』,叫人最基本的需要獲得滿足。在初期教會裡,這是理所當然的」。領聖餐的人,不會讓他人餓著肚離去。領聖餐時如此,在平時生活也應如此。據記載,有人向羅馬哈德良皇帝(Emperor Hadrian)作證說:「若他們(基督徒)當中有一人因貧窮而沒有足夠食物,則他們(其他基督徒)會禁食數日,將食物留給那人……這實在是一種新人類,有神性在他們當中。」
聖餐作為一頓飯,它提示了基督徒不能漠視身邊人生活的基本需要。若我們去領聖餐,卻置飢餓者而不顧,這是忘記聖餐真是一頓飯,也是忘記耶穌藉「開放的同食」而教曉我們的福音。我們會否將一頓飯變成空洞的禮儀,而忽略了其本身乃是邀請所有人來同枱吃飯的要求?
當我們領聖餐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在教會裡,在我們的生活社群裡,有人沒有飯吃?當我們領「聖餐」的時候,我們明白到這行動乃意味著,我們願意打破一切藩籬,不等分配資源,讓所有人的生命都得到體的飽足嗎?
鄧瑞強博士 (神學及歷史科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