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歷史事件(一)

方濟各為何不是我的教宗:基督福音與大公信仰 系列

歷史不是沈悶的,沈悶是教歷史的人,他們不懂得以有趣的方法教授歷史,只著重歷史資料的陳述,一切「照書讀」,而未能把歷史事件跟我們的信仰聯上關係。當我們知道歷史事件如何構成今天福音信仰的模樣,我擔保大家會變得喜歡歷史(可能仍然不喜歡教歷史的人)。我嘗試跟大家分享四件歷史事件,讓大家從歷史的維度來認識基督福音和大公信仰。

 

讀新約使徒行傳,不難發現當保羅往外邦傳福音時,他先會到當地猶太人敬拜的中心(會堂)去(參考十三5, 14、十七1,10,17、十八4, 19、十九8)。為何保羅會先去會堂呢?一般認為,這涉及上帝拯救的次序:福音是先傳予猶太人,當猶太人不接受主耶穌後,保羅惟有轉向外邦人。這說法固然無法協調保羅和巴拿巴按聖靈的感動把福音傳予外邦人的使命(使十三1~4),若從當時猶太人的歷史和文化看,就會給我們另一種啟發。

 

在猶太人的文化裡,當他們說「祈禱」時,他們所指的不是人內心的某種宗教行為,而是指地方(the place of prayer)。差不多所有宗教都有類似祈禱的行為,猶太教也不例外,猶太人的祈禱方式亦沒有甚麼特別。當猶太人說「祈禱」時,他們十分看重祈禱的「地方」,即指在甚麼地方祈禱才是正確的。雖然主耶穌說人祈禱/敬拜上帝不在山上,亦不在耶路撒冷,而是在聖靈和真理內祈禱(約四23~24),但猶太人仍然著重祈禱的地方。

 

保羅是猶太人,他仍然保持猶太人的宗教習慣。每次到新的地方傳教時,馬上就會進入當地的會堂,而會堂就是猶太人祈禱的地方。意思是,保羅的傳教是由祈禱開始,也象徵福音由祈禱中流出來。今天,教會進行任何聖工前均會先行祈禱(尤其是公禱),有很堅實的聖經基礎。服侍世界,當然要身體力行,但不要忘記先進入「會堂」祈禱!先祈禱,後行動,十分符合使徒在歷史裡的作法,而不是「老套」的例行公事。

 

另一件有趣味的事,關於我們信仰的上帝的名字:大部分華人教會深受和合本聖經翻譯影響,把我們信仰的上帝的名字譯成「耶和華」。不少中文聖經譯本,包括和修版、新譯本等等,都跟隨著把上帝的名字叫作「耶和華」,因此,不少華人信徒都以為上帝的名字就是「耶和華」。

 

必須先指出,上帝的名字叫耶和華,不是因為祂的兒子叫「耶穌」,兩個都姓「耶」,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在希伯來語中,上帝的名字一般的寫法是yhwh(拉丁化後的寫法是jhvh),學術上稱為「四字神名」(Tetragrammaton,即「四個字母」的意思)。希伯來語的書寫沒有母音(響音),只有子音,因此,單看到yhwh/jhvh,我們是不知如何拼音,如何讀出來的。直到6~9世紀,舊約馬索拉抄本的文士編制出一套母音系統,在子音周圍加「點」和「劃」來書寫母音,往後除了這種加點的母音符號之外,還有一些母音字母,如此,學習希伯來文的人就可以拼出讀音。上述看似複雜,但不難明白。讓我簡化為一個例子說明,當我們看見pnds(意思是眾熊貓),我們不知如何發音讀出,但若我加上兩個母音(a,a),你就可以讀出pandas一字了。

 

當以色列人見到上帝的名字yhwh/jhvh時,他們即或知道如何讀出(通常是由父親傳給兒子),但他們因為不犯「妄稱上帝的名字」而不敢讀出來,轉而讀出adonai(意思是「主」),馬索拉文士亦將adonai的母音(ǎ,o,a)加yhwh上(ǎ在y之下變成了ě),提醒人見到yhwh時讀出adonai。說來很奇怪,當人見到yhwh,不會直接讀出(可能是因為已經不知如何讀出),反而讀出adonai,看似有點思覺失調;但事實上絕對不是思覺失調,反而應該說是思覺協調:一見yhwh,不會有其他讀音,必然讀成adonai。

 

有趣的歷史事情發生在德國學術界,學者把寫在yhwh上的母音(ě,o,a,原屬adonai的)看成是yhwh的母音,將yhwh拼成yehowah/jehovah,即和合本翻譯成的「耶和華」,亦為其他譯本所採用,卻不是必然如此「音譯」的。一些中文聖經釋本就採用意譯,例如呂振中聖經譯為「永恆主」,新漢語譯本及天主教思高譯本為「上主」。不過,不少華人信徒受和合本的影響,都「錯讀」了上帝的名字。若「耶和華」指的是一個專有名詞(proper noun),指上帝的名字,我認為大致上是可以的;但若真的以為上帝叫「耶和華」(讀音類近「耶和華」),相信就是另一個美麗的誤會了!

 
sosir

蘇遠泰博士(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