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靈修—風滾草(Tumbleweed)

很多人未必知道風滾草或 tumbleweed 是甚麼,但只要提到以前看過的西部牛仔片,便會想起那些在曠野中隨風滾動的草團,這正是風滾草的形象。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它們可能只被視為一些垃圾,然而風滾草並非僅僅是一種植物,而是屬於一類植物。它們的共同特點在於,根部會在乾燥時脫離土地。即使如此,這些植物仍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以維持生存。當強風來襲時,它們便會隨風滾動,因此得名。

聖經中也有提到這類植物,只是翻譯時未能準確展現,反而用「塵土」來替代。嘗試修訂如下:「我的 神啊,求你叫他們像旋風的塵土,像風前的碎秸。」(詩篇八十三13)在這裡,「旋風的塵土」可以翻譯為「旋風中的風滾草」。又如:「列邦奔騰,好像多水滔滔;但 神斥責他們,他們就遠遠逃避,又被追趕,如同山上的風前糠,又如暴風前的旋風土。」(以賽亞書十七13)這裡的「暴風前的旋風土」同樣應該理解為「暴風前的風滾草」。這兩節經文不謀而合地描述了當神的審判來臨時,以色列的敵人被驅散、被追趕,猶如風滾草在曠野中隨風四處滾動,最終迷失於荒蕪之地,境況淒涼。

自從2019年社運之後,教會出現了微妙的變化,許多人選擇離開教會,另起爐灶,或以其他方式聚集。與此同時,不少教會也在探索不同的運作模式,因而出現了所謂的流堂、離散教會、如水流動的聚集等現象。這些變化都是對當前形勢及處境的回應。在經歷狂飆之後,大家需要重新安靜下來,探討教會的發展及前景。

此外,近年許多信徒移居外地,某些熱門地區的信徒激增,使部分教會面臨困擾。初期移民的信徒往往不穩定且暫時,這使得教會無法及時轉型或調整策略,許多事情只能臨時應對,隨著情況走。然而,這些臨時策略與傳統教會發展的方法截然不同。傳統上,教會的建立是基於扎實的根基,往下扎根、向上結果,如同樹木的成長。

相對而言,現在的情況則更為臨時,教會的急速增長讓它如同無根的風滾草。雖然外表看來光鮮亮麗,但內部卻可能隱藏著不少問題。教會似乎沒有時間進行深入的思考與規劃,像是先哲前賢般立下堅實的根基。當前的教會卻未能靜下心來探討未來的發展方向,反而似乎如同隨風而行的風滾草,這並不是一種新的教會模式,而這情況的確令人擔憂。

Dr.Choi

蔡式平博士 (香港神學院特約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