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以賽亞書:27 神的掌管有幾「絕對」?

「當那日,你們要唱這美好葡萄園的歌」(27:2)
這不是第一首「葡萄園之歌」,之前在第5章就有一首了。那首歌細訴神起初非常珍視這葡萄園,祂「刨挖園子,清除石頭,栽種上等的葡萄樹,… 指望它結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5:2);神細心栽培以色列和猶大,指望結出公義的果子,但聽到的卻是冤聲(5:7)。結果,神「拆毀圍牆,使它被踐踏。…使它荒廢,…任荊棘蒺藜生長」(5:6);祂對他們充滿怒氣(5:25),要召集遠方的國民來懲罰他們。「荊棘蒺藜」既代表著他們會面對的生活困難,也代表著那些遠方國民會帶給他們的各種生活壓逼(10:17)。這第一首「葡萄園之歌」不是一首樂歌,但它所訴說的悲哀也不就是終局。

到了第27章,另一首「葡萄園之歌」出現:「我-耶和華看守葡萄園,按時灌溉,晝夜看守,免得有人損害。」(27:3)
神說,祂要看守這葡萄園,細心栽種。祂的怒氣不單消散了(27:4),祂更要燒毀壓逼著他們生活的「荊棘蒺藜」(27:4)。這是一首由悲轉喜的歌,悲哀不是終局,神要徹底扭轉屬祂的子民所面對的境況。

只是,有時叫人難以理解的是,當神說要使用遠方的國民(主要指亞述)來擊打以色列和猶大時,神真的「完全」掌管亞述嗎?亞述的一切擊打行動也等於是神的擊打嗎?亞述的所有擊打行動也都是神的心意嗎?先知的領受是:不完全是。神使用亞述,但亞述也有它自己的想法。它不會純粹想懲罰一下以色列,它會想完全佔據,甚至消滅以色列。這就如以賽亞書第十章中對亞述的描述:「我要差遣他攻擊褻瀆的國,…然而,這並非他的意念,他的心不是這樣打算;他的心要摧毀,要剪除不少的國家」(10:7)。亞述沒有跟足神的想法,它會有違反神心意的時候,但這也是神預料之內的事。

經文在這裡開始區分神的懲罰和亞述的攻擊,亞述的攻擊不都是神的懲罰,以色列和猶大所經歷的苦難,不全都是神的心意。第7節的上半節這樣翻譯可能更適合:「耶和華擊打以色列,豈像那些擊打他們的人的打擊呢?」神要擊打以色列,這是痛苦的;但亞述的擊打超過了祂所需要的,祂對以色列的擊打不是為滅絕,但亞述卻會有這打算。神沒有立刻制止它,只因祂要等到這擊打的效果出現,就是他們的罪得以除去:「你驅趕他們,放逐他們,與他們相爭。…所以,雅各的罪孽藉此得赦免,除罪的效果盡在乎此;」(27:8-9)

但另一方面,神又不會無視亞述的過份。第7節的下半節可以這樣譯:「以色列被殺,豈像其他人被殺時所受的殺戮呢?」以色列的確是要受擊打,但亞述將因它的過份,而遭受更嚴重的擊打:「因為堅固的城變為荒涼,成了被撇棄的居所,像曠野一樣;… 到那日, 以色列人哪,耶和華必…將你們一一收集」(27:10-12) 亞述的心意最終不會達成,神會使亞述的堅固城永遠荒涼,卻會重新聚集被擊打分散的子民。

在短暫的時間中,當神的心意與人的心意混在一起時,我們很容易會覺得混亂,會困惑於究竟神的心意是怎樣的呢?但在長遠的時間中,神的心意總會實現,也會讓人明白。不要被所經歷到的、眼所見的、短暫的、世間發生的各樣事情蒙騙,神對屬祂的人的心意總是善的,祂總會看守祂的葡萄園。阿們!

Dr.Cheung

張明光博士 (聖經科副教授)

 

 

其他港師分享